电源引脚

VDD

D=device,正电源电压

VSS

S=series,公共接(数)地或负电源电压。

VDDA/VSSA

相应,VDDA、VSSA则为模电中的方案,VSSA接入模拟地

VBAT

在主电源断开时为 RTC(实时时钟)和备份寄存器供电。确保在主电源断开时,RTC 和备份寄存器的内容不会丢失。

  1. 没有外部电池:如果应用中没有使用外部电池,VBAT 必须连接到 VDD 引脚上。
  2. 没有外部电池且需要稳定供电:如果没有外部电池,VBAT 引脚必须和 100nF 的陶瓷电容一起连接到 VDD 电源上。
  3. 使用外部电池:当使用外部电池时,VBAT 引脚可以直接连接到电池上,以在主电源断开时为 RTC 和备份寄存器供电。

时针引脚

OSC_IN/OSC_OUT (HSE:高速外部时钟,频率高)

OSC32_IN/OSC32_OUT (LSE:低速外部时钟,功耗低)

外部高速晶体振荡器(crystal oscillator)的输入和输出引脚。这些引脚用于连接外部晶体振荡器,以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给单片机。

复位引脚

NRST,在保存一定信息状态的情况下(相比重新上电)使系统的大部分寄存器(包括PC指针)重置。

启动配置引脚

BOOT0BOOT1,选择芯片复位后的启动模式

BOOT0=0(用户闪存)为正常运行模式;

BOOT0=1用于系统编程,主要用于通过串口或其他接口下载程序到Flash中。

BOOT0=1, BOOT1=1SRAM启动模式,快速加载程序到SRAM中进行测试,避免频繁擦写Flash,提高调试效率。(SRAM无法保存数据)

调试编程引脚

SWDIOSWCLK,程序下载、在线调试和代码跟踪。SWD是主流选择,仅需2线;占用资源少,连接方便。

串行通信接口

1. UART / USART(异步串口)

这是最基础、最常用的串口,通常被称为“串口”。

  • 通信方式异步。通信双方需要预先约定相同的波特率(每秒传输的比特数),没有共享的时钟线。

  • 物理接口:通常只需 TX(发送) 和 RX(接收) 两根数据线,采用TTL电平(如3.3V)。

  • 关键概念

    • 波特率:如9600, 115200等。双方必须一致。
    • 数据位:通常为8位。
    • 停止位:通常为1位。
    • 校验位:可选,用于简单的错误检测。
  • 与PC通信:PC的串口是RS232电平(±12V),需要通过 “USB转TTL串口”模块(如CH340、CP2102芯片)进行电平转换才能与STM32连接。

  • 2. I2C(Inter-Integrated Circuit)

    I2C非常适合连接电路板上多个低速外设。

    • 通信方式同步。有专用的时钟线SCL,由主机产生。
    • 物理接口:仅需两根线——SDA(数据线) 和 SCL(时钟线)。都需要接上拉电阻(通常4.7kΩ)。
    • 关键特性
      • 地址寻址:每个从机设备都有一个7位或10位的唯一地址,主机通过发送地址来选择通信对象。
      • 多主机仲裁:支持多个主机连接在同一总线上,通过仲裁机制避免冲突。
      • 半双工:同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数据。

    3. SPI(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)

    SPI是高速全双工通信的首选。

    • 通信方式同步,全双工。

    • 物理接口:至少四根线:

      • SCK: 时钟信号,由主机产生。
      • MOSI: 主机发送,从机接收。
      • MISO: 主机接收,从机发送。
      • CS/SS: 从机片选信号,低电平有效。每个从机都需要一个独立的CS线
    • 关键特性

      • 高速:通信速率通常远高于I2C和UART。
      • 全双工: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。
      • 无设备地址:通过硬件片选线选择从机。

      模拟功能引脚

    • ADC_INx /DAC_OUTx模数/数模转换,处理模拟信号。

GPIO (General-purpose input/output)

即输入输出引脚,是芯片与外部联系的接口。

输入模式:读取外部信号状态,如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。

输出模式:控制外部设备,如点亮LED或驱动蜂鸣器。

工作模式

由Ai总结表格

模式名称 核心特点 典型应用场景
浮空输入(FloatingInput) 电平完全由外部电路决定,内部无上拉/下拉电阻。
引脚悬空时电平不确定,易受干扰。
接有连续、稳定驱动源的信号,如UART的RX引脚接收数据。
上拉输入(Pull-up Input) 内部电阻将引脚默认拉到高电平
无外部信号时,引脚状态稳定为高。
按键检测(按键另一端接地),未按下时读为高电平,按下后读为低电平。
下拉输入(Pull-downInput) 内部电阻将引脚默认拉到低电平
无外部信号时,引脚状态稳定为低。
检测高电平有效的传感器信号,如霍尔传感器。
模拟输入(Analog Input) 信号不经过数字电路(施密特触发器),
直接接入片内ADC等模拟外设。
ADC采集,用于读取模拟传感器(如光敏电阻、电位器)的电压值。
推挽输出*(Push-PullOutput) 最常用输出模式
主动输出强力的高电平(VDD)和低电平(GND),驱动能力强。
驱动LED、蜂鸣器,以及SPI、UART的TX****引脚等需要高速开关的场合。
开漏输出*(Open-Drain Output) 只能主动输出低电平。高电平时呈高阻态,
外部上拉电阻才能得到高电平。
I2C总线(支持“线与”)、电平转换(如3.3V单片机控制5V设备)。
复用推挽输出(AlternatePush-Pull) 引脚控制权交给片上的专用外设(如SPI、USB),
输出特性同推挽输出。
用于SPI、USB等片上外设的输出引脚。
复用开漏输出(AlternateOpen-Drain) 引脚控制权交给片上的专用外设(如I2C),
输出特性同开漏输出。
用于I2C等片上外设的输出引脚。

其中推挽输出、开漏输出最常用

横向对比:

特性 推挽输出 开漏输出
核心结构 两个互补的MOSFET(上管P型,下管N型) 单个MOSFET(通常为N型),漏极开路
输出能力 能主动输****出高电平和低电平 只能主动输出低电平,高电平需靠外部上拉电阻
驱动能力 ,可提供较大电流 较弱,高电平驱动能力取决于上拉电阻
开关速度 ,由内部电路主动驱动 较慢,受上拉电阻和负载电容影响
线与功能 不支持,直接并联可能短路 支持,方便实现总线逻辑
外部****元件 通常无需外部元件 必须****外接上拉电阻
静态功耗 较低(静态时电流很小) 低(高阻态时几乎无电流)